“像这样的例子在青岛港很常见。”在16日于此间结束的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,青岛港董事局主席、总裁常德传领取了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奖后,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企业和员工是共生、共赢、共同成长的关系。青岛港要履行好‘精忠报国,服务社会,造福职工’的使命,就必须保护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、创造性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这是青岛港发展壮大的前提,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。”
让职工当家做主
青岛港以骄人的成绩屹立在世界港口的前列。常德传告诉记者一组数字:青岛港2010年港口吞吐量完成3.5亿吨,居世界第七位;集装箱完成1200万标准箱,居世界第九位;总资产由1978年的1.8亿元增值裂变到2010年的270多亿元,提前17年还清外债,实现零负债经营;上缴青岛市税金连续六年保持全市第一,上缴青岛市国有资本收益占全市收缴总额的一半以上。
这家始建于1892年的百年老港,屹立在世界港口前列的奥秘,就是让职工当家做主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企发展成功之路。
“每个星期天上午,我们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找‘局长’”。青岛港每一名职工都知道这句话。这一天是“两级一把手信访接待日”。从1996年10月6日“信访接待日”制度实施以来,它已成为全港职工参与港口建设发展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常德传说,青岛港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、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决策,都事先征求工会和职工的意见,逐步形成并坚持了职工代表大会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、四级厂务公开、民主恳谈问答会、职工满意度调查等20项民主管理制度。每个基层队专门设置“民主公开栏”,按月张榜公示“目标任务、收入分配、安全生产、人事管理、政策制度、福利待遇、劳动保护、考勤、奖罚、物品使用”十项内容,确保公开透明,接受职工监督。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,每年奉献“金点子”一万余条。
为了让干部不敢懈怠,青岛港从1996年开始实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。青岛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不作为,都被置于职工代表的监督之下。10多年来,职工监督领导,领导带头创业,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。
让职工成长成才
“集团每年拿出巨资脱产培训我们,通过培训和岗位实践,我练就了扎实的技术本领。”来自山东省沂南县的钟绵梓,从一名农民工,如今已成长为工人技师。
青岛港实施“只要肯学肯干,人人
世界级大港口需要国际一流的员工队伍来建设。常德传说,青岛港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,按照“干什么,学什么;缺什么,补什么;练什么,精什么”的原则,年年组织全员脱产大培训、操作技术大比武和技术工人考工晋级,考试合格并取得证书者,按规定享受技能津贴和考工补贴。青岛港的员工队伍结构由过去77%的职工、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,变为现在的以5000多名拥有各类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、6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员工队伍,涌现出290多个员工品牌和1500多项绝活儿。
岛港西联分公司党委书记徐万年,是一个来自沂南贫寒农家的儿子。他18岁出门闯荡时,全家凑不出5元钱为他送行。1990年他来到青岛港,靠苦干实干创造了火车装车最高纪录,被命名为“万年速装”。青岛港建立起了岗位与能力挂钩、公平与竞争兼顾的人才激励机制。现在80%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来自基层一线,一大批装卸工人、船员、电工、钳工等走上了领导岗位。
学习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。青岛港用全国沿海港口1.3%的码头岸线干出了6.9%的吞吐量,用1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干出了其他港口50100平方公里的活儿,用1.5亿吨、350万标准箱的能力干出了3亿吨、1000多万标准箱的业绩。
让职工生活更幸福
“在这里,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拿到了青岛市户口,还曾作为‘全国优秀农民工’到人民大会堂领奖。”来自沂南县的农民工朱广田自豪地对记者说,他的工资从当初的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元。
常德传笑呵呵地告诉记者:“企业发展就是为了让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。”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青岛港通过业务培训、重金造岗,使包括8000多名农民工在内的24000多名职工人人有岗位、人人有活干、人人创效益。
“困难再大也要坚定不移地给职工长工资。”常德传多年来重复着这句话。青岛港24000多名职工,按照15%的比例,年年长工资,职工收入实现了“十一五”末的翻番增长。
统计数字显示:五年里,青岛港用资2.6亿元为员工发放各类大奖,用资9100多万元为员工赠送各类大礼。投入1.37亿元为广大员工高标准发放取暖补助,投入1.27亿元发放敬老补贴,增发高温补贴、严寒补贴。
五年里,首创职工带薪学习制度,西方发达国家职工所享受的最高奖励,在青岛港成为全员共享的制度。
五年里,职工查体从单一查体,拓展为防、查、治一条龙服务。5年共投入3813万元,对91283人次进行体检。青岛港职工的生命质量、健康状况、医疗保障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。
在青岛港员工中,流传着一句口号:“港口给我一分情,我还港口十分爱”。常德传说,这句话是职工们自发地喊出的,港口与职工缔结为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。青岛港集团先后荣获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状”、全国文明单位、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、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、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上百项荣誉。
都可以成才”的人才观,健全完善了公开选拔、竞争上岗、双向选择、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,为从事一线装卸的农民工“评职称”,根据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,公开评聘“装卸工艺员、助理装卸工艺师、装卸工艺师”,使广大农民工更有奔头、更有干头、更有尊严。